20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李克强总理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总理主持报告起草时特别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要写进去。"

 万众创新 促进社会流动和公平正义

过去6个月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本届政府施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早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万众创新已成为新常态经济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创新项目95%都不是创新的,都是拷贝的,真正的有含量的创新可能不到1%。"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只有改革需要创新,创新才可以扭转"中国山寨"的尴尬。"我以前从不用国产手机,但现在我用华为,以前中国手机被人诟病山寨,但现在里面不乏创新。"

在政协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监事梅兴保发言时多次呼吁"全民创新"。他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不仅要靠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还要使我国创新大军从企业少部分研发人员扩散到每一个社会公民。"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认为,从现有的制度设计而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条件还有待提升。一方面,虽然中国经济环境比五六年前已经好多了,有大量的资金、大量的企业、PE、天使基金,在寻找创业合作伙伴,但公共服务并没有向创业青年倾斜,整个社会还没有一个创业培训服务机制,因此社会还没形成一个对创业支持和辅导的氛围。另一方面,除了公共服务的外部环境支持外,政府还需要提供一些硬件设施公共产品,比如孵化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大学生创业免半年租金等各种扶植政策,这些方面政府还需加大力度。

 大众创业 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李稻葵还分析指出,新常态经济下,传统产业压力很大,与此同时必须看到,还有很多行业,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供不应求。因此,互联网行业需要年轻人去创新,去创业。他呼吁,年轻人创业必须要面向互联网选择新的业态,新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

采访中,俞敏洪也表示,年轻人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潮流,需要创新,需要突破,在改革的空间中也充满着青年人的发展机会,鼓励青年人大胆投身创业,同时他反对大学生休学创业。俞敏洪认为,年轻人非常容易在感性煽动下失去理性,建议国家政策施行中的理性路径设计需要进一步成熟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朱军委员参两会召开前与了一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调查。他指出:"人们常说创业风险大,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高,因此不鼓励大学生创业。我认为这是一个悖论。"   朱军认为,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他建议应该是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意识以及对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创业培训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要填补这个空白,建立激励机制。"

"现在是一个创业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代。"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建议,"如果青年有机会,应该多出来创业,闯一闯、试一试。这样的话,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促进的作用,也是实现个人梦、中国梦的最好的体现。"

翟美卿委员还告诫青年:"创业,外面的环境有了,更重要的是要看你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带着兴趣和长处去创业,同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提高"。

意见全文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每年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数量较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潜力巨大,但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二、总体思路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创业环境。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增强创业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营造均等普惠环境,推动社会纵向流动。

——坚持需求导向,释放创业活力。尊重创业创新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创业者面临的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公共服务等瓶颈问题,最大限度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开辟就业新空间,拓展发展新天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政策协同,实现落地生根。加强创业、创新、就业等各类政策统筹,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确保创业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业创新经验。

——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加强创业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利用全球创业创新资源,实现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依托 “互联网+”、大数据等,推动各行业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和完善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政府与市场开放合作等创业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