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图景展现在眼前。(曹元)
重点提示
通过大众创业继续加大就业保障,是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同时兼顾民生保障的重要信心来源。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常态下,经济何以增长,2015年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动力来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前者将人口数量红利升级到人口素质红利,后者填平经济洼地,将投资领引到教育、卫生等过去投入不够的地方。
于是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图景展现在眼前。(曹元)
重点提示
通过大众创业继续加大就业保障,是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同时兼顾民生保障的重要信心来源。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向世界宣告,中国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新态势。仅仅半年后,这种理念上的宣誓,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施政纲要。
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一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定义为推动中国发展调速不减势、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这听上去十分振奋人心。“我觉得非常受鼓舞!”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们更有信心“和小伙伴们一起让更多的人把科技和创新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创客”。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落到实处,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把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大众创业加大就业保障,中国经济要向中高端迈进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万七千多字,13处谈及创业。
大约一个月前,李克强邀请来自32个国家的60多名外国专家举行座谈。在与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交流时,李克强说,“之所以提出‘大众创业’,是因为中国就业压力巨大,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有一千五六百万人,所以我们首先鼓励‘大众创业’”。
这在经济增速下调的情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所幸的是,如今GDP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含金量已大有不同。仅就业而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2005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就业80万人,而2013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40万至160万人。
可以说,通过大众创业继续加大就业保障,是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同时兼顾民生保障的重要信心来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监事梅兴保说,如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GDP将近一半,超过第二产业,加上电子商务、互联网经营等,在家就可以创业或就业,因此就业弹性发生了变化。
对于万众创新,报告中也是多次提及。李克强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说,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样有质量的增长探索,深圳近年走在全国前列。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被认为是体现一个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在2013年,深圳这项指标已达到4%,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与创新驱动强相关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2013年,深圳生物、互联网、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五成。近年深圳更是在引领起中国硬件创新创业浪潮。从掉进美国白宫的无人机,到可以实现人际互动的智能手环,深圳不仅涌现出大疆科技这样世界级的创客公司,还有无数个正在成长的小微型科技创业企业。
但就全国而言,这种创新驱动的局面还远没有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表示,当前支持中国向技术前沿发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础仍然薄弱,增加创新机会、强化创新动力、端正创新行为的适宜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尚待形成。
“有权不可任性”,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
在总体部署方面,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说,“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如何去落实,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包括法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等。
她认为,目前,我国采取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创新模式,政府支持创新的方式以直接选择企业的研发和建设项目实行点对点的资助为主,其结果容易造成企业间不公平竞争,可能扼杀一些更好的创新。“企业创新的动力是在市场竞争中获利,政府鼓励产业技术创新的正确方式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创新企业能够在市场上盈利,而不是直接挑选企业和研发项目。”吕薇说。
从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权不可任性”等新提法看来,中央政府已释放出明确信号,那就是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要加快改革步伐,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加大进一步简政放权力度,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
吕薇还表示,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方面的主导作用,也是现阶段我国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她认为,目前我国在不少新兴技术产业领域已经有领先态势,这些领域具有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项目计划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技术追赶阶段,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大项目和计划推动技术追赶。但是在一些技术前沿和新技术领域,则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此外,在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林生看来,落实大众创新创业在实践中还有三大障碍亟待破除:
一是惰性障碍。周林生说,“上面的政策如果没有执行的蓝本,下面一些地方一些具有惰性的官员在制定所谓实施细则时,也就有了打折扣的余地。这样,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也会走样、变味。”因此,他建议,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中,除了有鼓励、引导、加快等原则外,还应该有具体的清单、数额和落实限期。
二是诚信障碍。周林生说,从行政审批制度来看,我们注重于比较轻松的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的缺失,社会诚信缺失,难免在经济生活中出现各种监管漏洞,出现各种各样的失信企业,因此清除诚信障碍,构建完备的诚信体系迫在眉睫,政府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企业运作过程和产品的监管上。
三是偏好障碍。“这主要体现在贷款方面,国有银行对公有制企业贷款比较偏好,而对民办小微企业贷款则表现得不甚热情。”他表示,国家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创业困难的群众救急,引导担保、金融和外贸综合服务等机构为民办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个非常好的信号,但关键是这项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记者 卜凡 实习记者 雷捷 胡茜)